前2个月营收利润双降 汽车制造业待回温-世界微动态
(相关资料图)
3月2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汽车制造业营收12847.3亿元,同比下降6.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6.7%。营收下降的同时,汽车制造业利润也降至414.3亿元,同比下降41.7%;利润率为3.2%,同比下滑2.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4.7%。
营收、利润双降的背后,来自于汽车消费需求的缓慢释放以及车市结构调整等。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362.6万辆和362.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4.5%和15.2%。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311.2万辆和312.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4%和15.2%。中汽协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去年底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及新能源补贴退出形成提前消费的影响,国内汽车消费恢复还相对滞后,前2个月累计产销较同期有明显回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认为:“今年前2个月市场需求有所放缓加之库存需要消化,同时车企减少产量和批发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汽车制造业的利润与营收。”
同时,高溢价的高端车型销量下滑,则直接影响车企利润的提升。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8.8万辆,同比下降9.7%。中汽协方面表示,目前燃油车销量主力价格区间仍集中在10万-15万元,新能源车型则集中在15万-20万元。
此外,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狂奔”,但相对较高的单车成本,让部分车企陷入“卖得越多,毛利反降”的怪圈。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97.7万辆和9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1%和20.8%,市场占有率升至25.7%。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但带来的利润却不如燃油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车企整体利润。”此前,吉利汽车发布的财报中也显示,由于新能源汽车毛利率表现仍大幅弱于燃油车,加之其占比快速提升,去年吉利汽车毛利率仅为14.1%,2021年毛利率则为17.1%。
为进一步提振车市,进入2月,各地政府开始通过释放诸多利好政策为车市“补气”。据了解,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黑龙江、山西、云南、海南和贵州等数十个省市都已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其中,天津市发放汽车消费补贴6000万元,山东省发放2亿元汽车消费券,长春市投入3000万元开展消费券形式的汽车促消费活动。在促销费政策带动下,今年2月车市出现回暖迹象。数据显示,2月汽车产销分别为203.2万辆和197.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5%和19.8%,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3.5%。“销量上涨一方面是去年基数相对较低,同时多地出台新能源车补贴和汽车消费券等方式提振消费,促进整体乘用车市场产销呈两位数增长。”中汽协方面表示。
中汽协方面认为:“我国汽车工业稳增长任务依然艰巨,需要相关政策持续提振,助力汽车工业平稳运行,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崔东树则表示,今年下半年面临的车市基数偏高、稳增长压力巨大,因此建议有一定的稳增长的车购税优惠等政策实施,合理衔接稳增长,缓解高基数压力,并为四季度的强增长奠定良好政策基础。
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 刘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