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募师支教”志愿者!这位深圳女孩作品入选中国壁画作品展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李红 张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久前,2022中国壁画作品展在昆明市博物馆举行,一幅题为《台北路到解放大道》作为优秀作品被展出,吸引了不少人关注的目光。作品所描绘的是湖北省武汉市台北路一带社区生活的和谐场景,更创新地把传统绘画技艺与AI技术进行融合。
《台北路到解放大道》
这幅作品的作者是一名曾放弃万元月薪前往革命老区支教的深圳女孩,参与过2018年第24次深圳“募师支教”行动。
贺婕(左三)在2018年第24次深圳“募师支教”行动出发仪式上
贺婕近照
她叫贺婕,出生于湖南湘潭,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数字化影像艺术设计专业,并留校任教两年,其后一直在深圳追梦,3年前又到北京继续深造国画与壁画,一直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路上奔跑。这位深圳女孩身上有着对美好不懈的追求与奋斗。
台北路不仅是地理位置,更是心灵的连接
台北路,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东南起解放大道,西北至香港路,全长1380米。
2001年,湘妹子贺婕考入武汉科技学院(现改名:武汉纺织大学)美术专业,加上留校任教的时间,在武汉一呆就是8年。台北路是她曾生活过的地方,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记忆,白天的车水马龙,夜里的习习江风;夏夜坐在街边乘凉的人们,初秋盛开的玉簪花……这些不仅印在了她的脑海中,更成为了她日后创作的鲜活素材。
埋头创作的贺婕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目前正在央美进修的贺婕告诉记者,在筛选题材时,她偶然回忆起了曾经在武汉、在台北路生活的那一段美好时光,便决定进行素材搜集。“当我再次回到武汉、回到台北路时,看到那里的居民们生活其乐融融,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非常感动,更加确定了希望能把这些时代的美好印记用画笔记录下来。”
贺婕表示,对于她来说,台北路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种心灵的连接,是“两岸一家亲”的真情写照,也是她创作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
“这幅壁画原作长100厘米、宽200厘米,送展局部尺寸长72.7厘米、宽51厘米。”贺婕说,作品里展现了从武汉台北路到解放大道一带和谐生活的点点滴滴,晨光透过楼宇,阿嬷们坐在杂货店门前话家常,时尚的学妹们用手机发出有趣的讯息,闲不下来的大爷则当起了志愿者。画中,远处可见张公亭、中山伉俪像、受降台等百年景观。高雄路、马祖路、云林街阡陌交通,环抱之处有座宝岛公园,湖心小岛不仅形似台湾,点缀了荷花、和平鸽等温馨元素,还借来了龙虎塔守护港湾。
深圳的创新与志愿者精神刻入骨子
中国是具有辉煌历史的壁画大国,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壁画往往用来记录重要的历史文化事件,沉淀出浑厚的东方文化精髓。要用壁画这种传统而古老的绘画形式,展现现代生活,贺婕说,自己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也希望融入创新元素。“我在深圳生活了十多年,这座城市的创新与活力也融入了我的骨子里。”她结合了动画图像及AI技术,与她共同创作,让壁画里的人物动起来,是国内壁画创作中的一种全新的尝试。
贺婕(左一)在深圳参加南山区义工联合会志愿服务
对于贺婕来说,深圳对她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作品中,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大爷也体现了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对她的影响。
贺婕(戴白帽者)参加送春联文化志愿服务
贺婕参加春运志愿服务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2010年到深圳后,贺婕一直从事设计工作。工作之余,她也开始从事志愿服务,“一开始,碰到什么活动,特别是帮助老人、小孩的活动,一看到网站上的帖子,我就会去报名参加。后来,我注册了深圳市志愿者,专门从事文化、春运和残障儿童陪护等志愿服务。”
深圳商报2018年8月31日相关报道
2018年,贺婕看到了深圳“募师支教”第24次行动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听从心灵的召唤,她决定辞去工作前往山区支教。这一年的8月31日,新学期即将开始,在募师支教志愿者的队伍中出现了贺婕的身影。
新篁学校围墙及校外
贺婕去支教时当地还没有自来水
贺婕宿舍的床
每当下雨后,全校师生们都要出来“修路”
她只身一人前往江西上饶横峰县新篁学校。这是横峰县最偏僻的一所山村学校,也是横峰县唯一的一所9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1956年9月,学校里600多名学生,70%是留守儿童。
尽管出发前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当时学校落后的情景还是让她惊讶不已,不仅是因为没有通自来水、“进趟县城要翻山越岭一个多小时”,更因为缺乏美术和音乐老师,学校从来没有开展过相关的美育课程。
贺婕与学生们合影
正在画画的小女孩
“我最想做的是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给那里孩子们更多的艺术启迪,让他们画画、唱歌、听听音乐,“最大的愿望就是点亮山里孩子心中的艺术梦,感受生活中更多的美。”贺婕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眼睛一刻也离不开贺婕的小姑娘
表演结束孩子们一人摘了一朵小花送给贺婕
那段日子里,她每周为7个年级、400多名乡村学生授课近20节。在操场上,她带着学生们在寒风细雨中跳起了欢快的竹竿舞。在课室里,她讲授美术课《美丽的乡村》,一边展示用手机拍摄的当地美丽景色,一边进行构图、绘画讲解。在校园里,她带领着学生们一起打造了一处长约40多米的竹艺走廊,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竹筛画,全是学生们的作品。
贺婕珍藏的学生们送给她的手工作品
贺婕不畏艰难、挑战自我,用知识和爱心书写“人生中一段最难忘经历”,更收获了学生们满满的爱,她在深圳家中珍藏了一箱子学生们送她的手工作品。
正在央美进修的贺婕
2019年末至今,贺婕北上进修,希望在专业上更加精进。“我每次参加比赛或者画展都是以深圳画家的身份,未来我希望能够以深圳生活为创作蓝本,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古色古香的东门老街、一桥飞架的深圳湾……未来都有可能出现在贺婕的作品中,她更想体现的是深圳人的精神面貌,“深圳的志愿者精神是我特别希望能够呈现的”。
同样忘不了的还有山区的孩子们。贺婕说,自己与新篁学校老师计划通过网络,为孩子们开展美育讲座。“与其说是网课,倒不如说是分享,比如自己看到的好画展、看到的好画作,都能通过镜头带着学生们一起去欣赏美、发现美。”
对美好的不懈追求,是贺婕前进的无限动力,也是深圳这座城市永远年轻的密码所在。
审读:谭录岗 肖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