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看!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暨长三角航空产业发展大会在扬州举行,下届“交棒”滁州
5月25日,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暨长三角航空产业发展大会在扬州举行。科技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安徽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厅、重点高校相关负责人,镇江、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溧阳、金坛等南京都市圈城市科技局负责人,舟山、沈阳、西安市科技局负责人,长三角及南京都市圈相关航空企业负责人等参加大会。
(相关资料图)
大会会场
去年扬州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于全省前列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级战略在此交汇,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宁镇扬一体化等江苏省重大战略在此叠加。2022年,全市GDP总量居全国城市第37位,增幅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的增幅位于全省前列。
扬州与航空渊源颇深,“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是扬州乡贤,人民空军首架飞机“820”号首飞在扬州。目前全市航空产业部分重点工程项目已纳入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全力打造南京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扬州以“高于以往、优于周边”的标准出台了“科技创新10条”“人才新政15条”“知识产权17条”等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引进培育高等院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设立了百亿元科创母基金、天使梦想基金,为好企业、好项目来扬落户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探索推行了施工图“自审承诺制”、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高频服务事项“扬城通办”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航空产业、航空企业、航空项目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扬州加快打造航空产业“创新智谷”“人才特区”“产业高地”
扬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潘国强致辞说,2022年,扬州地区生产总值达710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17位,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超千亿,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入选“国家队”,先后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创新生态指数跻身长三角城市群前10位。扬州先后引进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中心、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重大科创项目,集聚航空产业企业48家、高层次人才400余人。未来将充分发挥“两院一中心”的技术优势,积极构建“飞机主机+机载系统”的产业发展体系,和“科研创新+人才培育”的智力支撑体系,加快打造全国航空产业的“创新智谷”“人才特区”“产业高地”。
集中签约
去年南京都市圈占全国GDP比重提高到4%
南京市政府副市长吴炜表示,作为全国首个获得国家批复建设的跨省都市圈,2022年,南京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952.4亿元,较2021 年增长2286.7亿元,占全国GDP比重提高到4%;都市圈高企总数超1.75万家,同比增长 17.36%;规上工业企业超2万家,同比增长16.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翻了一番,总数达到1427家。一个基于南京都市圈的通勤圈、生活圈、产业圈、创新圈正在加速形成。都市圈各市资源禀赋各异,在科技创新方面各有所长,以今天大会重点推介的航空产业为例,南京、镇江、扬州、芜湖等市都有较强的科技研发与创新实力。期待都市圈的创新合作能够更多聚焦航空产业这类事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点领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南京都市圈应有的贡献。希望都市圈的创新合作更加聚焦产业协同和机制创新,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持续深化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南京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将主动积极作为,整合都市圈内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各种要素资源,合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发布白皮书
大会会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闫楚良先生作航空产业发展主题报告。现场发布《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合作白皮书》。
校地合作
扬州市政府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协议签约,南京市科技局、扬州市科技局、淮安市科技局签署科技创新合作协议。29个科技创新和长三角航空产业合作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科创合作
现场进行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转移中心长三角分中心揭牌、长三角航空产业创新联盟成立揭牌仪式。
下届主办地交接
还进行了下届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主办城市交接仪式。扬州科技局王友芳局长与滁州科技局周成东局长,上台交接了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承办旗帜。通讯员 柯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王菲